家風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,潛移默化地滋潤著人們的心靈,塑造著人們的品格。四季更迭,朝晨夕暮,我們所走的每一步,都走在為人民服務的路上,如春耕播種,經雨雪霜塵,步履堅定從未退縮。
如果家風有顏色,那是父親“一寸丹心圖報國”的“軍裝綠”。
我父親是一名老兵,青春歲月里,他將滿腔忠誠無怨無悔獻給了軍旅生涯,軍裝綠就是象征愛國的顏色。父親從沒有跟我們訴說過他從軍時的艱苦,但從他飽經風霜而又充滿堅定的眼神里,我們總是能讀出那段崢嶸歲月刻在他骨子里的剛強。
作為一名軍人,他沒有愧對光榮的歷史,沒有愧對老百姓期待的眼神。我的家鄉(xiāng)清橋村地處婁星區(qū)最北端,由于地處偏遠、交通閉塞、資源貧乏、地質災害多發(fā)等原因,經濟發(fā)展異常緩慢,老百姓生活水平低,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。父親選擇扎根家鄉(xiāng)當一名村支書,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,他一頭連著百姓脫貧增收的殷殷希望,一頭連著基層黨員干部擔使命勇砥礪的決心。通過多方協(xié)調,他積極爭取財政投入,帶領村兩委硬化通組通戶公路,安裝太陽能路燈,建設公路安全防護網,治理地質災害滑坡地,不斷夯實基礎設施建設。
父親的心里,始終銘刻著“奉獻”兩個字,他常常鼓勵鄉(xiāng)親們:“困難是暫時的,鄉(xiāng)里鄉(xiāng)親一起努力,日子肯定能好起來?!痹捳Z溫和,卻擲地有聲,一諾踐行,便傾付所有。通過堂屋會、路邊會、黨員代表會等深度調研和論證,他決定:靠山吃山,發(fā)展規(guī)模養(yǎng)殖業(yè)。
村里對70戶201名貧困人口實施“一戶一策”:有勞動能力不愿養(yǎng)殖的,進行勞務輸出;愿意零散養(yǎng)殖的,免費送幼仔,并無償提供技術;愿意參與規(guī)模養(yǎng)殖的,采取“公司+農戶”或“公司+入股+務工”的方式實施幫扶。這些政策對脫貧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,很快村里成立了清橋農業(yè)發(fā)展有限公司,新建3個養(yǎng)殖基地,群眾的日子一下子紅火了起來。
如今,省級貧困村清橋村早已順利脫貧,而父親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崗位毫不懈怠:一雙手去做,衣食冷暖常記心頭;一雙眼去看,村里村外換了新顏;一顆心去想,使命在肩學思踐悟。這是父親“一寸丹心圖報國”的真實寫照,于平凡處奉獻,始終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誓言。
如果家風有顏色,那是妹妹“一片冰心在玉壺”的“天使白”。
在疫情阻擊戰(zhàn)中,肅穆莊嚴的白色、純潔無暇的白色,映襯出一個個為國負重前行的身影,那是可愛可敬的白衣天使們。很榮幸我妹妹就是其中的一員,身為婁底市中心醫(yī)院呼吸內科的一名護士,當疫情來臨時,她白衣執(zhí)甲、逆風而行,義無反顧地奔赴感染病房,與死神賽跑搶奪生命。
1月28日,從冷水江市轉過來一名61歲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,情況十分危急,專家診斷后緊急送入市中心醫(yī)院感染科負壓病房。
負壓病房,是醫(yī)院搶救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特殊病房,是病毒的集聚地。妹妹主動請纓勇挑重擔,盡心盡力護理危重患者。進入負壓病房要8至10個小時才能出來,中途不吃不喝、不能上廁所,只能使用成人尿不濕。為改善患者呼吸狀況,每天需進行俯臥位通氣,妹妹穿著行動不便的防護服,戴著影響視線的護目鏡,配合醫(yī)生一次次把處于深鎮(zhèn)靜狀態(tài)、全身插滿各種管子、且體型較肥胖的危重患者從仰臥位變成俯臥位,在普通病房只需要半個小時的翻身,在負壓病房要用近2個小時才能完成。
通過日復一日的悉心照料,15天后,患者終于轉危為安。那一刻,她流下了欣慰的淚水。“愿以吾輩之青春,守護這盛世之中華”,她用敬業(yè)和汗水為患者帶來愛和希望,用堅毅和果敢守護著國與家。
如果家風有顏色,那是我“一枝一葉總關情”的“志愿紅”。
作為一名黨史宣講員,我常常頭戴小紅帽、身穿紅馬甲,積極參加“黨史故事聽我講”志愿宣講活動,用“故事會”“微宣講”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進黨史故事家喻戶曉、深入人心。
婁底紅色文化資源稟賦厚重,革命先驅蔡和森、紅軍虎將賀國中、開國上將李聚奎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,矢志不渝頑強奮斗,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,鑄就了一座座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。我們講好“婁底紅色故事”,用廣泛的“紅色宣講”引領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精神,讓更多黨員群眾從中不斷汲取精神動力,不斷加入勇立時代潮頭的隊列,以“了不起的每個人”的力量,成為撬動發(fā)展前進的一根根“杠桿”,為新時代的精彩奉獻閃光的智慧與力量。
家風傳承就像是一條生命的長河,哺育著我們去奉獻和追求,滌蕩著家族的精神和風骨?!败娧b綠”“天使白”“志愿紅”,以真摯情懷滋養(yǎng)初心,以真信篤行澆灌使命,共同描繪出最美的“中國顏色”!(作者單位:婁底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)